_edited.jpg)
旭日教育基金會
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從師生互動開始
2025.02.21
前言
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是許多家長和老師關心的議題。我們將從師生互動開始談起,分享一些實用的策略與技巧。
繪本分享:《老師喜歡你,因為》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韓國繪本,書名是《老師喜歡你,因為》。作者姜密兒是一位公立幼兒園園長,他透過每天與孩子相處的點滴,分享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這本繪本講述了七個在班級中常見的孩子,他們各有不同的狀況。例如,雨娜非常喜歡哭,理勒喜歡打小報告,英雄力大無窮卻喜歡欺負同學,美美喜歡模仿同學,爽朗喜歡放屁,風兒看似矮小卻喜歡裝小大人,俊熙則非常固執。
老師並沒有因為這些孩子的缺點而否定他們,反而用正向的方式看待每個孩子,肯定他們的優點。例如,老師認為雨娜很溫暖、很有溫度,喜歡關懷別人;理勒關心每一位同學的表現;英雄很有正義感;美美很懂得觀察同學,勇於和別人學習;爽朗用放屁來娛樂同學;風兒很有自信;俊熙說到做到、不會輕易放棄。

師生互動策略
在實際教學現場,我們可以如何與孩子們建立良好的關係。當老師走進教室的那一刻,孩子第一眼看到你時,其實就是在觀察你,感受你給他們的感受。孩子會在一開始就知道喜不喜歡這位老師,以及未來和他的相處模式。因此,好的開始非常重要。老師可以思考自己要當有溫度、有溫暖的老師,還是一開始就當冷冰冰的老師,這也取決於未來班級經營和師生互動關係的發展。
建立班級「樁腳」
與孩子的熟悉度越好,彼此的關係建立越好,其實他們會非常配合班上的活動,也會非常投入。如果老師發現自己的活動不吸引孩子,孩子總是和自己唱反調,這其實就和彼此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
分享了建立班級「樁腳」的方法:
觀察每一位孩子: 因為每一位孩子的特點都不一樣,不可能用同樣的方式照顧到每位孩子,這就是個別差異。
積極傾聽與同理孩子: 老師可以換位思考,想想自己小時候,希望老師可以多關心自己,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
自我介紹遊戲: 新學期開始時,老師可以用自我介紹的方式,但比較不是一一站在台上,而是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在自我介紹當中自然而然表現出自己厲害獨特的一面。
觀察孩子的獨特面: 老師可以觀察孩子在對話、做事,以及與同儕互動時,有沒有獨特的一面。

鼓勵孩子多表達
老師可以多安排一些合作性的遊戲和活動,增加孩子的參與感,也讓自己有更多時間觀察每一位孩子的學習狀況。
老師要注意多問孩子「為什麼」。例如,孩子在課程後分享心情,老師要知道他開心、難過、生氣背後的原因,可以問他:「你為什麼覺得很開心?你為什麼覺得很難過?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你願不願意說給我聽?」

提問與對話技巧
分享了個小技巧:大人可以先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情緒,讓孩子知道原來不是只有自己要講,家人也願意和自己分享。東方教育的家長一般比較害羞,不願意把自己的想法或行為表露出來。因此,家長可以主動自我揭露,孩子看到之後,就會覺得「你也講了,他也講了,那我也想講」。
我們可以把這個氛圍營造下來,就像我們都很期待孩子跟我們說「我愛你」,可是他們為什麼不講?那可能是因為沒有營造這樣的氛圍。平常大人自己就很難拉下臉來說「寶貝,我愛你」,孩子沒有這樣的習慣,你一直要他們講其實是講不出來的。因此,提問和對話技巧,大人可以先做示範,然後慢慢引導。老師在前面的身教非常重要,可以不斷用你的方式和他們做一對一的來回對應。
總結
透過繪本《老師喜歡你,因為》,讓大家了解老師如何看見每個孩子的閃光點,並給予正向鼓勵。接著,分享了教學現場的經驗,提供師生互動策略,包含如何建立班級「樁腳」:積極傾聽與同理心、提問及對話技巧、合作學習方式、正向回饋與鼓勵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