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edited.jpg)
旭日教育基金會
我們不是對手,是戰友!親師合作這樣做
2025.03.07
建立信任:親師合作的基石
在孩子的學習旅程中,老師與家長並非對立的角色,而是共同陪伴孩子成長的夥伴。成功的親師互動,首要條件就是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
家長希望能更了解孩子在校的狀況,而老師則希望能夠獲得家長的支持,共同協助孩子學習與發展。因此,老師可以透過日常的正向互動,例如聯絡簿留言、電話聯繫或面對面交流,讓家長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用心。

主動溝通:避免「最後一刻」的驚訝
許多衝突的發生,來自於溝通的不足。有些老師因為忙碌,只有在孩子出問題時才聯繫家長,這可能讓家長覺得「怎麼現在才說?」而感到不安。
因此,良好的溝通應該是主動且持續的,除了定期提供孩子的學習狀況外,也可以分享孩子的進步與優點,讓家長對學校的教育方式產生信賴感。當家長感受到老師的用心與關懷時,遇到問題時也會更樂意與老師合作。

界線與共識:找到平衡點
親師互動中,如何拿捏「關心」與「干涉」的界線,也是重要的課題。例如,孩子在學校的用餐習慣,老師希望孩子能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家長擔心孩子吃得太勉強。這時候,老師與家長應該透過「溝通」找到平衡點,提出解決方法。例如讓孩子嘗試少量不喜歡的食物,而非強迫完食。
這樣的共識不僅能減少雙方的摩擦,也能讓孩子在家庭與學校之間獲得一致的支持與引導,減少因為「雙方標準不同」所帶來的困惑與壓力。

理性處理衝突: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親師合作難免會遇到意見不同或摩擦的時候,這時候情緒的管理變得格外重要。當親師間出現矛盾時,應避免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責,否則會讓孩子陷入兩難。
遇到分歧時,老師與家長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與方式進行對話,例如在冷靜後再進行溝通,或透過書面方式整理想表達的重點,避免當下情緒影響判斷。

攜手成為孩子的教育夥伴
教育不是單向的責任,而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承擔的任務。統整親師互動的藝術在於:
建立信任關係
主動溝通,不讓問題突如其來
釐清界線,達成合作共識
遇到衝突時理性處理
當老師與家長能夠攜手合作,孩子的學習與成長才能擁有更堅實的支持系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孩子教育路上的重要夥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