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edited.jpg)
旭日教育基金會
兒童視覺藝術教育策略:培養創造力與批判思維
2025.05.02
在兒童視覺藝術教育中,適當的教學策略能夠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培養審美能力,並促進批判性思維。以下我們將跟大家分享四種策略,幫助孩子在藝術學習中獲得更深層次的體驗與成長。
1. 探究教學策略:鼓勵探索與發現
探究教學策略強調讓孩子透過觀察、思考與實驗來學習藝術。例如,教師可以提供一幅名畫,讓孩子觀察畫中的顏色、線條與構圖,並提出問題:「這幅畫帶給你什麼感覺?」、「畫家可能想表達什麼?」此外,透過實驗不同的創作技法,如水彩暈染、拼貼藝術等,孩子能夠從實踐中發現藝術的無限可能。

2. 合作學習策略:促進團隊創作
藝術不僅是個人的表達方式,也可以是團隊合作的成果。合作學習策略可以透過小組創作,讓孩子在互動中學習。例如,一個班級可以共同創作一幅大型壁畫,每個孩子負責不同的部分,最終將所有作品拼湊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作品。這種方式不僅培養孩子的溝通與合作能力,也讓他們學會尊重與欣賞不同的創作風格。

3. 主題式課程策略:整合跨學科學習
主題式課程策略讓藝術學習與其他學科結合,使孩子能夠在多元背景下理解藝術。例如,在學習「永續環保」主題時,孩子可以探索與收集校園內像是花瓣、樹葉、樹枝等…的自然素材,並在校園各處欣賞拼貼裝置藝術,同時鼓勵孩子運用像是水彩、毛線、黏土、自然素材等…的多元媒材,引導孩子製作出回收藝術的創作品。這樣的課程設計不僅提升孩子的藝術創造力,也讓他們更深入理解資源回收與永續再利用的環保議題。

4. 批判思考策略:培養獨立思維與藝術鑑賞力
批判思考策略強調孩子在藝術學習中的自主思考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展示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並引導孩子比較它們的異同,思考「這兩幅畫的風格有什麼不同?」、「如果讓你改變其中一部分,你會怎麼做?」透過這樣的方式,孩子能夠發展自己的審美觀點,學習如何分析與評價藝術作品。

結論
透過探究教學、合作學習、主題式課程及批判思考策略,兒童視覺藝術教育不僅能夠提升孩子的創造力,也能培養他們的批判思維與團隊合作能力。這些策略讓孩子在藝術學習中獲得更豐富的體驗,並啟發他們對世界的獨特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