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分享
人際互動
師生互動過程中,老師展現出自信、專業、耐心與愛心,真誠情感的流露,透過言語交談、行為動作傳遞訊息,例如:老師可以蹲下身與學生進行談話互動,適時的關懷學生,拍拍肩膀給予鼓勵及擁抱,展現溫暖的笑容讓學生感受到被受重視、關愛與肯定。運用幽默感、有趣的教學活動過程,製造出輕鬆、開心、快樂的人際互動氛圍,有助於增進師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蔡祥麟,2010;Torok,McMorris,&Lin,2004:White,2001:Zhuojun,2000)。
|師生人際互動策略
規劃並參與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可親的一面。例如:在多元的學習中透過遊戲、歌謠、故事等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與學習內容。 1. 遊戲 在任何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規劃能同時進行的遊戲,讓每位孩子都能一同進行,增加孩子的參與感。在遊戲中,不僅能夠讓孩子與兩旁的同儕增加人際互動,也能讓孩子有機會跟老師一起進行遊戲,感受到老師可親的一面。 2. 歌謠 我們可以與孩子日常生活做連結,準備像是節慶、孩子熟悉的與活動主題相關的歌謠,於活動開始前邀請孩子透過任何方式一起歌唱,也可以運用肢體與歌曲結合,跟隨著快慢等節奏性的動作讓我們在活動中增添不少趣味也可以讓孩子學習重複、累計等能力。 3.故事 在任何時候,故事讀本是我們可善加運用的教學工具,我們可以準備多元讀本,邀請孩子一起共讀,在共讀中延伸閱讀策略,例如:提問、遊戲、討論、觀察……等方式,藉由故事讀本,與孩子進行交談、互動,從中營造情感與認知等多向度的師生互動型態。 4.創作 美國學者艾德格‧戴爾(Edgar Dale)提出的「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論:在初次學習兩個星期後,透過閱讀學習能夠記住內容的10%;透過聽講學習能夠記住內容的20%;透過圖片學習能夠記住內容的30%;透過影像、展覽、示範、現場觀摩來學習能夠記住50%;參與討論、提問、發言來學習能夠記住70%;做報告、教學、模擬體驗、實際操作能夠記住90% 。 孩子在創作的過程中,老師的引導勝於指導,老師可以用學生的角度共同參與創作,藉由創作歷程,將師生互動元素帶入,使學生感受到關懷並提升學習成就。
5.分享
生活中的大小事、學校中有趣的事、遇到了什麼難題...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輕鬆自在的說出自己的感受與經驗,老師也可以給予分享者回饋,讓孩子感受到信任,與情感的交流,為師生關係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樑。
|案例分享
|遊戲
在任何教學活動中,我們規劃能讓每位孩子一同進行的遊戲,透過小組遊戲引導孩子學習團隊合作,在遊戲中的討論分享,除了拉近彼此關係,增加參與感,還能讓孩子增加人際互動,感受到老師可親的一面。
老師:你們有聽過「伊比呀呀」嗎? 我們來用雙手挑戰看看
原先透過簡單的旋律跟動作,跟孩子們一起玩反應遊戲,隨著節奏速度由慢而快,可以藉由遊戲觀察到孩子個別對於反應快慢的表現。
首先我們是個人的遊戲,緊接著我們要跟同學一起互動 。 一樣的遊戲我們可以改變策略,從個人到團體,將「伊比呀呀」改編成「伊比捏捏」等,透過同儕間的互動,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參與遊戲中,使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從中逐漸升溫。
︱歌謠
配合季節、節慶或孩子日常生活做連結,準備孩子熟悉或與多元活動相關的歌曲,在活動開始前邀請孩子一起歌唱,也可以運用肢體與歌聲自然的融合在一體,讓我們在活動中增添不少趣味。
註:照片皆非疫情期間拍攝